受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持续旺盛,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导致海外物流供应链受阻,部分国家港口严重拥堵,苏伊士运河受阻等因素影响,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供需失衡,集装箱船舶运力紧张,航运物流供应链诸多环节价格偏高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
可是,持续了15个月的上涨行情在去年四季度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去年9月中旬,由于缺电,大量工厂限电,高昂的海运费迫使外贸企业减少出货量集装箱出口量增幅从高点回落,行业一箱难求的焦虑率先缓解,一舱难求也趋于缓解
集装箱行业大多数上下游企业都对今年的市场做出了谨慎乐观的预期,判断去年的情景今年不会再出现,将进入调整期。
回归产业理性发展
中国集装箱国际运输市场在2021年出现了历史纪录的‘天花板’,经历了订单暴涨,价格高企,供不应求的极端局面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解释说,所谓的天花板现象,过去十年没有出现,未来十年也很难重现
可是,这种疯狂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一箱难求’的局面基本得到缓解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会长黄天华在2022年上半年集装箱行业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集装箱产量约162万标箱,同比下降40.9%,行业整体回归理性和历史正常水平
集装箱业的复苏与运输业的复苏密切相关上半年,在国内疫情蔓延,俄乌冲突背景下,我国多式联运经受住了考验,海铁联运持续增长,中欧班列快速恢复,为保障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恢复生产,经营和市场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亿标准箱,同比增长3%,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500万标箱,同比增长6.1%。
总的来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伴随着保障物流畅通等各项措施的落实,上半年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在4月份出现短暂波动后逐步回升,特别是货运量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增长,交通投资和快递业务总体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术赤说
从中长期来看,预计我国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将由中高速逐渐放缓,港口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中科院预测科学中心教授谢刚说
海铁联运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75.8亿吨,同比下降0.8%,外贸货物吞吐量22.7亿吨,同比下降3.7%。
一季度港口集装箱运输受春节传统淡季和疫情影响,运价开始回落,增速普遍放缓,外贸集装箱舱位出现空置沿海各大港口企业均表示,疫情下,集疏运道路严重受阻,整体运输成本明显上升,供应链不畅导致工厂出货量减少,集装箱卡车进出港口受限,集装箱货源短缺,船公司临时变更航线,各地防疫政策差异等,给港口生产组织带来巨大挑战5月份以来,伴随着疫情的减弱,主要港口的海铁联运业务快速恢复,不仅弥补了一季度的亏损,而且大部分港口同比大幅增长
与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海铁联运呈现平稳增长李牧原指出,上半年沿海港口海铁联运平均同比增速接近20%受疫情影响的几个港口也实现了海铁联运的逆势增长,如上海港,盐田港,大连港,广州港等,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据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对11个海铁联运主要港口的统计,沿海主要港口已完成421.7万标箱,海铁联运在港口集疏运中的比重普遍上升,达到23.6%。
许多港口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虽然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放缓或保持基本平衡,但海铁联运同比增速大多超过两位数李牧原表示,疫情影响公路集疏运,铁路集疏运优势凸显,再次证明了多式联运对我国物流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
202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今年上半年,沿海各港口都把海铁联运作为港口升级发展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抓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欧列车展现韧性。
日前,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中欧班列开行突破万列,这意味着中欧班列成为中欧合作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标志着中欧班列在打造高质量一带一路,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铁路集团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欧班列共开行列车8990列,发送货物86.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和4%其中,7月份开行列车1517列,发送货物1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和12%,均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疫情的严重冲击下,集装箱行业不仅努力保证港口运输效率,拓展海铁联运,还通过日益成熟的中欧班列,积极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在今年上半年的低谷期,中欧班列数量保持在1100列以上,是最近三年的高水平5,6月份开始重新进入1300多趟的历史高位,7月份继续增长,达到历史新高开行列车超过1517列,集装箱运量环比增长14.9%李牧原介绍
中欧班列站台和运营公司普遍表示,五一假期后中欧班列货运量逐渐回升,市场总需求基本恢复从4月到5月,欧洲港口的拥堵也促使一些流失的客户回归中欧班列
我们可以看到,俄乌冲突对中欧班列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小,中欧班列的韧性开始显现中欧班列作为中国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新兴市场,刚性需求越来越清晰李牧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