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从“开车”到“懂你”,AI如何让电动汽车更“聪明”又“亲民”?

来源:中青网2025-04-03 17:10:40  阅读量:7373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会说方言,能捕捉用户情绪,用方言安慰人”“舱内摄像头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及时预警疲劳驾驶”……AI+汽车正在快速进化,电动汽车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蜕变成具备情感交互与主动决策能力的“智能伙伴”。经济之声系列报道《电动汽车加速跑》推出:从“开车”到“懂你”,AI如何让电动汽车更“聪明”又“亲民”?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具备了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有车企将DeepSeek接入后,车机交互响应速度提升了40%,意图识别准确率高达98%。

新一代AI技术让电动汽车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蜕变成具备情感交互与主动决策能力的“智能伙伴”。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李展眉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介绍最新成果时提到,多模态的大模型进入智能座舱以后,给座舱里的人机交互带来了更自然、更类人、更具情感的交互方式。比如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覆盖全国方言,而且可以做到免切换。

李展眉提到:“业界普遍的响应效率是在5秒左右。讯飞最新的星火4.0整个的响应已经缩短到1.5秒以内。值得一提的是,在多语种以及方言之间可以实现免切换。当我和它说四川话时,语音合成的响应也是四川话;当我突然之间改成上海话时,它也会同时响应我上海话;当我用英文的时候它会用英文。免切换就是随用户切换。”

车机还能进行情感交互。李展眉介绍,多模态大模型在座舱里将带来情感化、个性化的交互,尤其是配合视觉大模型,能精准的情绪捕捉以及更拟人的合成声音,会让机器、车机、汽车具备基础的情感特征,从用户的感受来说,不再会是以前那种冷冰冰的提示音,会给用户带来温暖的感觉。情感化一定是以后座舱中人机交互的一个趋势。

此外,一些电动汽车还能实现这样一些功能,比如舱内摄像头能实时捕捉驾驶员状态,及时预警疲劳驾驶;AI悬架能以毫秒级响应调整车身姿态。还有基于300亿公里驾驶数据训练的大模型,车辆可已提前5秒预判突发路况,大幅提升行车安全。

作为车厂的重要供应商,天马微电子在车用显示领域深耕细作已经超过30年。

天马微电子中国车载业务总经理刘金权在介绍电动汽车显示屏新趋势时提到:“智能隐身,当你希望它显示时可以看见,当你不希望显示时,可以把它隐藏起来,它可以跟车的内饰融为一体。车内显示屏可以做动态造型可变的东西,可以让车内空间发生变化。比如未来显示屏还可以卷起来、折叠起来。我们发展下一代的智能显示技术——高清透明显示,可以跟风挡结合也可以跟汽车玻璃结合,比如后排的车窗上可以显示一些内容,可以提供比如办公、娱乐、学习的场景,可以进一步重塑车内的后排空间,带来更多的体验升级。”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算法到生态,中国企业在AI与汽车的融合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正如深蓝汽车软件开发总经理苏琳珂所说:“在智能座舱相关方面,会赋能世界的大模型实现相关的智能座舱和智驾的自主控制。汽车会由一个移动空间最终变成社交的生命体,会变成第一家园、第二职场、第三生活空间。”

AI不是让车更贵,而是让普通人开得更好。2025年开始,智能化的普及正在加速下沉。这背后离不开国产芯片、操作系统的逐步成熟与规模化应用。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自研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现“技术降本”。理想汽车于2025年3月27日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宣布,从今年4月底起,将把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逐步开源。理想汽车也成为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汽车企业。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介绍:“我们开源的部分包含三部分:一、智能车控OS,二、智能驾驶OS,三、通信中间件及工具链。智能车控是车辆的小脑系统,负责车辆比如空调的控制、空气悬挂的控制等。有了这样一套操作系统以后,可以把所有车辆控制的相关功能都集成在一个控制器里,大大节省了相关成本,而且整车的灵活性、新的功能开启、新的功能释放、不同版本的配置将会变得非常容易,有了这样的操作系统和整车的控制器软硬件结合,整个车辆的管理会变得非常灵活。”

目前,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跨界技术和汽车行业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边界越来越模糊,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前沿AI技术,正在迅速向新能源汽车渗透,它正以强大的动力推动汽车产业加速智能化。汽车产品、汽车企业、汽车产业都正在被AI重新定义,AI驱动将成为未来汽车企业的底层竞争力。实际上是隔行如隔山,面对如此大跨度的高新技术群,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单,靠自己的独行,单干会是带来很大的困难,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扎实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