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1—4月物流运行分析。
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从规模上看,一方面,社会物流总额超过1000亿元,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明显物流需求还在扩大,依托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4月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下降3.0%,累计增速较上期回落2.6个百分点属于预期下降
中国4月物流运行数据略显低迷,但超大市场规模带来的优势依然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商贸没有因疫情而‘停摆’,特别是能源,农产品等重要物资的运输没有中断,从而形成了对物流需求的有力支撑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数据还显示,4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物流量同比增长4.7%至10.7%,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的物流需求持续增长此外,高科技制造业带来的增长动力也在增加其中,太阳能电池等新材料产品物流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速超过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左右,新动能依然强劲
不可否认,受疫情影响,跨区域物流受阻,港口运输不畅等问题确实对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星空财经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傅毅夫表示,当前疫情具有点多,面广,频率高的特点对产业链的恢复和物流的顺畅流通影响很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4月份以来,多部门陆续出台措施保障物流运输稳定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为促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在道路运输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加强高速公路,普通国道交通状况监测和重点物资运输,推动实施全国统一通行制度,督导长三角相关省市布局,建设一批物资中转站,指导各地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和处置体系,特别是集成电路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实施日常调度,加强部门,区域,行业间的协调,帮助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人员返回受限,原材料运输不畅,供应商停产等问题
傅毅夫表示,物流是连接厂商生产和市场消费的桥梁,是服务生产和消费,畅通经济流通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国民经济正常流通的动脉伴随着疫情的缓解和上海封关的逐步解除,制约物流的因素将继续减少,预计后续物流行业将迎来明显好转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金彩表示,下一阶段,要不断推进保障物流供应链畅通政策的落实,为民生保障和经济复苏创造有利条件。